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正常状态长效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,总结2025年以来的工作,剖析目前金融形势,部署下一阶段工作。展望后续货币政策,会议提出,继续推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维持流动性充裕,引导金融机构维持信贷合理增长。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。
会议觉得,2025年以来,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强。央行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维持流动性充裕,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筹资本钱下行。巩固拓展整治资金空转、金融业“内卷式”角逐效果。重点范围金融风险进一步收敛。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稳步拓展。
从结构来看,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强,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优质进步质效提高。
6月末,科技、绿色、普惠小微、养老产业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.5%、25.5%、12.3%、43%、11.5%。
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“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”“加力支持小微企业”。本次会议也需要,“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”。
依据会议决议,央行将继续推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维持流动性充裕,引导金融机构维持信贷合理增长。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手段的实行,畅通货币政策传导,提高货币政策推行成效。强化利率政策实行和监督。维持汇率弹性,强化预期引导,防范汇率超调风险。
“上半年央行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,现在前期的一系列政策成效还将持续显现。下半年,将更侧重于对已有政策的有效实行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判断,央行将依据形势用好质押式逆回购、买断式逆回购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等流动性投放工具,打造适合的货币金融环境,不排除当令拓展公开市场国债交易。
会议需要,要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。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指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。用好科技革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,推进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贷款较快增长,加强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重点范围的筹资支持力度。支持解决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,促进产业提质升级。合理保障外贸企业筹资需要。加大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。
在防范解决重点范围金融风险方面,会议指出,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筹资平台化债工作。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和机构风险处置。进一步加大风险监评测估和宏观审慎管理。
同时,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。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用。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筹资货币功能,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。进步人民币离岸市场,推进形成稳定的、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途径。加快健全人民币清算行布局。
记者 向家莹 来源:经济参考报
【责任编辑:张瑨瑄】